假蜜环菌

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 (Scop. : Fr.) Sing.】

【中文别名】

  亮菌(江苏)、光菌、树秋(河南)、青杠菌、青杠钻(四川)、发光小蜜环菌等。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苏等地区。

【科属分类】

  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

【性状介绍】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2.8-8.5cm,幼时扁半球形,后渐平展,有时边缘稍翻起,蜜黄色或黄褐色,老后锈褐色,往往中部色深并有纤毛状小鳞片,不粘。菌肉白色或带乳黄色。菌褶白色至污白色,或稍带暗肉粉色,稍稀,近延生,不等长。菌柄长2-13cm,粗0.3-0.9cm,上部污白色,中部以下灰褐色至黑褐色,有时扭曲,具平伏丝状纤毛,内部松软变至空心,无菌环。假蜜环菌菌丝体初期在暗处发荧光,菌丝索黄色至黄棕色,根状扁平,不发荧光。

【生长环境】

  夏秋季在树干基部或根部丛生。引起梨、桃等很多种树木根腐病。

【成分药理】

  据国内有关方面研究报道,对胆囊炎及传染性肝炎有一定疗效。此菌含蜜环菌香豆素、麦角甾醇和有机酸等。主要化学成分有亮菌甲素、乙素、丙素、氨基酸、多糖等。亮菌甲素能够促进胆汁分泌,松弛奥狄氏括约肌,降低十二指肠紧张度,调节胆道系统的压力,促进胆道内容物排泄,改善肝细胞水肿、坏死和促进受损的肝细胞修复和再生,调节肝功能并促进退黄,亦能改善蛋白质代谢,还有调节并促进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而产生抑菌作用。从亮菌中提取的亮菌多糖,腹腔或肌肉注射一次,对受致死剂量钴“丙线辐照小鼠和狗有明显的防护作用,能减轻造血组织损伤,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提高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亮菌多糖还可以通过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亮菌多糖ATM3动物半体内抑瘤率为81%,体内抑瘤率对S-180为26.6%,对HAC为37.7%;亮菌多糖AT-HW和AT-AC杂多糖能抑制小鼠S-180肿瘤的生长和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目前投入临床使用的亮菌甲素氯化钠注射液。有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性味功用】

  苦,寒。入肝经、胆经。清热解毒、强筋壮骨、明目利肺、宜肠胃, 抗肿瘤,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肝炎,病毒性乙型肝炎、胆道感染,阑尾炎,中耳炎。还可以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肠炎及急性病毒性黄疸肝炎、丙肝、戊肝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抗菌消炎,主治胆囊炎、肝炎。”

    2、《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主治阑尾炎,中耳炎。”

可食用,味好。假蜜环菌菌丝体初期在暗处发荧光,菌丝索黄色至黄棕色,根状扁平,不发荧光。另外据国内有关方面研究报道,菌丝体对胆囊炎及传染性肝炎有一定疗效。此菌的菌丝体及菌索含蜜环菌香豆素、麦角甾醇和有机酸等。

在夜晚自己会发蓝色光的树你见过吗?这种树并非是什么奇特的树种,而是因为一种菌类,不仅能让大树发光还能够入药,或许你的身边就有只是没有注意到,这种菌类就是亮菌。顾名思义,亮菌因为“亮”而得名,它的学名叫做发光假蜜环菌,在《新华本草纲要》中称作光菌,是一种在暗处能自己发出淡蓝色荧光的菌丝体。虽然亮菌能让树发光,但光亮的程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而是比较微弱,能否引起人们的注意完全取决于周围的光线以及树木内寄生的亮菌白色菌丝的数量,而亮菌完全长成后不再发光。

  亮菌存在比较多,但发光的树在野外存在比较少也不易被发现,现代入药用的亮菌大多是人工培育的,在民间也有按照传统方法寻找并采集带有亮菌的朽木入药的习俗。传统中医认为亮菌入药可以清热解毒、保肝利胆,现代对亮菌的研究发现它能防止细胞的变异,还提高抵抗辐射的能力,减轻辐射的伤害。大自然的神奇造物能力不得不让人们为之感叹。

【相关论文】

发表回复

商品购物车

0
image/svg+xml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继续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