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
【中文别名】
中华虫草、夏草冬虫、虫草、冬虫草。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甘肃、贵州等地区。
【科属分类】
真菌门、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性状介绍】
子囊菌之子座出自寄主幼虫的头部,单生,细长如棒球棍状,长3~11厘米;不育柄部长3~8厘米,直径1.5~4毫米;上部为子座头部,稍膨大,呈圆柱形,长1.5~4厘米,褐色,除先端小部外,密生多数子囊壳;子囊壳大部陷入子座中,先端凸出于子座之外,卵形或椭圆形,长250~500微米,直径80~200微米,每一子囊壳内有多数长条状线形的子囊;寄主为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的幼虫,冬季菌丝侵入蛰居于土中的幼虫体内,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夏季长出子座。
【生长环境】
蝙蝠蛾幼虫被虫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感染,死后尸体、组织与菌丝结成坚硬的假菌核,在冬季低温干燥土壤内保持虫形不变达数月之久(冬虫),待夏季温湿适宜时从菌核长出棒状子实体(子囊座)并露出地面(夏草)。
【成分药理】
含蛋白质氨基酸的游离氨基酸,其中多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糖、维生素及钙、钾、铬、镍、锰、铁、铜、锌等元素。①冬虫夏草素能抑制链球菌、鼻疽杆菌炭疽杆菌等病菌的生长,又是抗癌的活性物质,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好的调节作用,虫草素可渗入到RNA中,在细胞内可磷酸化为3ˊ–ATP,因而势必导致mRNA吸收和成熟障碍,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虫草素对人的鼻、咽癌(KD)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②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起到扶肝的作用。③调节免疫。免疫系统相当于人体中的军队,对内抵御肿瘤,清除老化、坏死的细胞组织,对外抗击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人体每天都可能出现突变的肿瘤细胞。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人体可以逃脱肿瘤的厄运,免疫系统功能出现问题的人,却可能发展成肿瘤。④调节呼吸系统功能。冬虫夏草具有扩张支气管、平喘、祛痰、防止肺气肿的作用。⑤调节血脂。冬虫夏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对人体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性味功用】
甘,温。入肺肾经。能保肺益肾,秘精益气,补亏损,壮命门,止咳化痰。治痰饮咳嗽、虚劳咳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神经性胃痛、肺结核及病后久虚不复等。
【相关论述】
1、《本草从新》:“甘平保胪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2、《药性考》:“味甘性温,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冬虫夏草,中药名。为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功效。主治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冬虫夏草的综述:
冬虫夏草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有关于冬虫夏草的典故也有不少。冬虫夏草是一味比较高档的滋补品,出产于我国西南的高寒地区。
我国的医学书籍对冬虫夏草有很多的记载,文献资料这样描述它:“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入夏,虫以头入地,尾自成草,杂错于蔓草间,不知其为虫也;冬交,草渐萎黄,乃出地蠕蠕而动,其尾犹簌簌然带草而行。”现代医学认为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的幼虫尸体。
在我国老百姓很少有人了解到,有很多野生药用真菌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与冬虫夏草相似。近年来冬虫夏草的价格不断攀升,而对冬虫夏草的过度采挖影响生态环境稳定。
冬虫夏草需要长期服用才有效果,一般家庭很难负担此费用。应引导大众纠正此观念,选用效果更佳、价格更廉价的野生药用真菌可延年益寿。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