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木层孔菌【Phellinuslonicerinus(Bond.)Bond.etSing】
【中文别名】
忍冬木层孔菌
【科属分类】
木层孔菌属(PhellinusQuél.)属于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的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是多孔菌类中非常重要的一属;该属的很多种类是重要的森林病原菌,例如哈尔蒂木层孔菌(Phellinushartigii(Allesch.&Schnabl)Bondartsev)火木层孔菌(Phellinusigniar-ius(L.:Fr.)Quél.)稀硬木层孔菌(Phellinusrobustus(P.Karst.)Bourdot&Galzin)沙棘木层孔菌(PhellinushippophaeicolaH.Jahn.)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vaniniiLjub.)及其亚码木层孔菌(Phellinusyamanoi(Imazeki)Parmasto)等都对活立木造成白色腐朽。
【性状介绍】
子实体多年生,无柄,木质,通常单生,有时复瓦状叠生,新鲜时硬木栓质,干燥后变为木质,且质量明显变轻。单个子实体大小为4-9cm×3-8cm×2-3cm。菌盖半圆形或近圆形,上表面生长初期有微细绒毛,后期变为粗糙并有不规则龟裂,黑褐色或灰褐色,有同心环沟,边缘钝,黄褐色;或暗褐色。管口面黄褐色至锈褐色,有折光效应,不育的边缘明显,达5mm宽,黄褐色;管口近圆形,每毫米8-10,管口边薄且全缘,菌肉黄褐色,木栓质,遇KOH变黑,达1cm厚。菌盖上表面后期形成一薄壳。菌管多层,分层明显,当年生菌管金黄褐色,老菌管浅褐色,木栓质,达2cm长。菌肉:生殖菌丝占多数,无色至浅黄色和金黄色,薄壁至厚壁,通常简单分隔,直径为3.5-4.5μm;骨架菌丝占少数,金黄色,厚壁且有1空腔,不分隔且不分枝,规则排列,直径为4-5μm。菌管:生殖菌丝占少数,一般存在于亚子实层,无色,薄壁,通常简单分隔,偶尔分枝,直径为1.8-2.8μm;骨架菌丝占多数,金黄色,厚壁且有1中等程度空腔,偶尔分隔,不分枝,大致平行于菌管排列,直径为2.1-3.2μm。担子窄圆桶形,着生4个担孢子梗,基部有一简单分隔,担子大小为7.5-10.0μm×4.2-5.8μm;类担子占多数,圆桶形或近球形,比担子稍小。担孢子椭圆形,厚壁,褐色,光滑。
【药理作用】
忍冬木层孔菌为木层孔菌属真菌,其干燥子实体是药用真菌桑黄的品种之一,也是土家族的常用药材,收载于《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2009年版。桑黄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抗癌效果最好的药用菌之一,作为桑黄使用的鲍氏木层孔菌 、裂蹄针层孔菌 等忍冬木层孔菌近缘品种的抗癌活性均有报导。2013年,罗友成等报道了忍冬木层孔菌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的保护作用。发现该菌的乙醇提取物能有效的阻止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性味功用】
具体用途为药用,该类群的大部分种类都被报道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如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增强免疫力等。
【相关论述】
木层孔菌属又是锈革孔菌科中最大的一属全球共有描述的分类单位240余个我国以前发现共62种,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植物区系复杂因此也为多孔菌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寄主忍冬木层孔菌(PhellinuslonicericolaParmasto)是最近发现的只生长在忍冬属(Lonicera)树木上的1种。
忍冬木层孔菌最近被描述于与我国东北接邻的俄罗斯远东。因为忍冬木层孔菌与生长在丁香属(Syringa)树木上的鲍氏木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 Pilát)相似以前该种被包括于鲍氏木层孔菌中。另外鲍氏木层孔菌除生长在丁香属植物上也能发生在其它阔叶树上而忍冬木层孔菌只生长在忍冬属树木上。在中亚地区还有另一种生长在忍冬属树木上的木层孔菌(Phellinus loniceri-nus (Bondartsev) Bondartsev &Singer)这种木层孔菌也可能分布于我国的新疆地区但该种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忍冬木层孔菌的不同是:前者比后者的明显大。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