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

木 耳【Auricularia auricular(L.ex Hook.)】

【中文别名】

  檽、木檽、桑上寄生、蕈耳、树鸡、木菌、木枞、黑木耳。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福建、台湾、湖北等地区。

【科属分类】

  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异担子菌纲(Heterobasidiomycetes)木耳目(Auriculariales)木耳科(Auriculariaceae)

【性状介绍】

  子实体丛生,常覆瓦状叠生。耳状。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最大者可达12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 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绒毛基部褐色,向上渐尖,尖端几无色,(115-135)μm×(5-6)μm。里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脉状皱纹,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锁状联合的菌丝组成,粗约2-3.5μm。

【生长环境】

  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

【成分药理】

  ①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

  ②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a、抗凝血作用。木耳煎剂1ml/100g灌胃,连续20天,实验结果表明,木耳能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2.06s,提高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黑木耳多糖50mg/kg给小鼠静注、腹腔注射、灌胃,均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

        b、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黑木耳的磷酸缓冲盐水提取物在试管内明显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阻断低于16μmol/L的ADP激活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

        c、抗血栓形成 ,兔口服木耳多糖18.5mg/kg,可明显延长特异性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减少血小板数,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并可明显缩短豚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纤溶酶活性,结果表明,木耳多糖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d、升白细胞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黑木耳多糖2mg/只,连续7d,有较好地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的作用。

  ③延缓衰老作用。每日给家兔黑木耳2.5g/只,共90d,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氧自由基,肝、心、脑组织脂褐质,血浆过氧化脂质,血浆胆固醇含量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提示黑木耳可能通过降血浆胆固醇,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脂褐质的形成,以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显示有延缓衰老作用。

  ④抗辐射及抗炎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木耳多糖100mg/kg,连续7d对60Coγ射线照射有拮抗作用,使小鼠存活率提高1.56倍,腹腔注射60mg/只,对大鼠由鸡蛋清引起的足跖肿胀有一定的抗炎症作用。

【性味功用】

  甘,平。入肺经、脾经、大肠经、肝经。补气养血、润肺止咳、抗菌止血、降压降糖、抗癌,主治气虚血亏、肺虚久咳、咯血、衄血、血痢、痔疮出血、妇女崩漏、高血压、眼底出血、肺矽病、子宫颈癌、阴道癌、跌打伤痛。

【相关论述】

木耳,又叫云耳、桑耳,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木耳质地柔软,口感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特殊,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现代营养学家盛赞其为“素中之荤”。木耳的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其极其丰富的铁、维生素K含量。

   木耳(英文:agaric),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中国大部分是东北木耳和秦岭木耳。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附着部固着于基质上。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

木耳从颜色分有白木耳和黑木耳两种,从养殖分有野生的和人工培育的两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是人工培育的,野生黑木耳珍贵稀少,以长白山黑木耳最为著名。

  黑木耳状如耳朵,系寄生于枯木上的一种菌类,富含铁、钙、磷和维生素B1等。木耳是木耳科真菌木耳。 新鲜的木耳呈胶质片状,半透明,侧生在树木上,耳片直径5~10厘米,有弹性,腹面平滑下凹,边缘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极细的绒毛,呈黑褐色或茶褐色。干燥后收缩为角质状,硬而脆性,背面暗灰色或灰白色;入水后膨胀,可恢复原状,柔软而半透明,表面附有滑润的粘液。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祛病延年。现代营养学家盛赞黑木耳为“素中之荤”,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

据现代科学分析,每100克木耳中含有水11克,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纤维素7克,铁185毫克,钙375毫克,磷201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因此,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滋味鲜美的副食品,并且有很好的医疗和药物作用。

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真菌,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在历代本草书如《本经》、《圣惠方》、《证类本草》等均有记载。潘之恒在《广菌谱》中记载为“木菌即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无枝叶,乃湿热余气所生,亦名木甙”。

  《本草纲目》记载:“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

  明清时期中医大家傅山曾以黑木耳为主药,治疗妇人产后或男子中风中寒,腰部疼痛、手足麻木、拘挛痿软、行走艰难或痿弱不能下床。

【相关论文】

发表回复

商品购物车

0
image/svg+xml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继续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