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Vaill.:Fr.)Secr.】
【中文别名】
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瓢蕈。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科属分类】
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鹅膏菌科(Amanitaceae)。
【性状介绍】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菌盖初期近卵园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长5-18cm,粗0.6-2cm,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
【生长环境】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成分药理】
在鹅膏菌中毒事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鹅膏毒肽。鹅膏菌毒素毒理作用机制,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定性的结论,鹅膏毒肽主要抑制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活性。鹅膏肽类毒素根据其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可分为鹅膏毒肽、鬼笔毒肽、和毒伞素三类,目前已分离鉴定的天然毒素有22种。该菌的子实体提取液对大白鼠吉田肉瘤有抑制作用和具有免疫活性。此菌极毒,菌体幼小的毒性更大。该菌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对此毒菌中毒,必须及时采取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
【性味功用】
镇痛安眠,抑制肿瘤。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