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

香 菇【Lentinu edodes (Berk.) Sing.】

【中文别名】

  花蕈、香信、椎茸、冬菰、厚菇、花菇等。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

【科属分类】

  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

【性状介绍】

  香菇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有时可达20cm,幼时半球形,后呈扁平至稍扁平,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中部往往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常有污白色毛状或絮状鳞片。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具香味。幼时边缘内卷,有白色或黄白色的绒毛,随着生长而消失。菌盖下面有菌幕,后破裂,形成不完整的菌环。老熟后盖缘反卷,开裂。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常偏生,白色,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纤维质,内部实心。菌环易消失,白色。

【生长环境】

  冬春季生于阔叶树倒木上,群生,散生或单生。

【化学成分】

  香菇主要风味物质香菇酸的前体是一种S-取代基L半胱氨酸亚砜与γ-谷氨酰基结合结合而成的肽,产生风味的初始酶反应涉及γ-谷氨酰转肽酶,此酶产生半胱氨酸亚砜前体(即香菇酸)。香菇酸随之受S-烷基-L-半胱氨酸亚砜断裂酶作用而产生香菇精。1,2,3,5,6-五硫杂环庚烷(俗称“香菇精”,Lenthionine)是香菇中最重要的风味化合物,然而由于它的稳定性不高,容易分解,分解产物包括二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因此它的分析含量比较低。含八碳的挥发性化合物,也是食用菌最重要的风味物。它们均是由亚油酸精脂肪氧化酶催化而来,具有浓郁的蘑菇风味。其他的一些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酸、酮、酯、烷、烯烃和醛类,在香菇中起着调和协同或互补的作用。

功能性成分:

 1.香菇多糖

  现代研究证明:香菇中含有一种分子量为100万的抗肿瘤成分—香菇多糖(Lentinan)。

  2.有机碱

  日本学者Tokuda和Kaneda等人发现口服香菇能显著降低大白鼠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研究证实有效成分是一种有机碱,Suzuki和Ohshima进一步证实该成分对人体有同样的效果,随后,Rokujo、Chibata、Kamiya和Saito等入相继分离得到并鉴定了该有效成分。

3.香菇嘌呤

  香菇腺嘌呤(Eriadenine)是降低血脂的成分之一。香菇嘌呤还有较强的抗病毒功能、治疗和预防潜在病变—“未病”的功能、防止脱发和解毒功能。

4.双链核糖核酸

  香菇还有抗病毒的成分—干扰素的诱发剂—双链核糖核酸,是不可多得保健食品之一。

【药理作用】

  香菇干品脂肪含量在3%左右,脂肪的碘价为13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中亚油酸、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由于香菇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它不仅能降低血脂,又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

  香菇干品中矿物质含量较多,其中钙为124㎎,磷415㎎,铁26㎎,可作为补钙、补铁、补磷的良好来源。此外,香菇还含有锰、锌、铜、镁、硒等微量元素,可维持肌体正常代谢从而延长人类寿命,并对某些矿物质缺乏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香菇干品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54%左右,不同地区和品系之间含量稍有差异。它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以半纤维素为最多,此外还有多糖、海藻糖、葡萄糖、糖原、戊聚糖和甘露醇等,。香菇干品中维生素含量较多,其中维生素B10.07㎎,维生素B21.13㎎,尼克酸18.9㎎,维生素C含量较少。据研究,香菇还含有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前者在阳光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所以香菇是抗佝偻病的重要食物之一。

  我国不少古籍中记载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和益胃助食”。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民间用来助痘疮、麻疹的诱发,治头痛、头晕。现代研究证明,香菇多糖可调节人体内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胆蒽诱发肿瘤的能力。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97.5%,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香菇还含有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能力。香菇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甚高,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于增强抗疾病和预防感冒及治序有良好效果。经常食用对预防人体,特别是婴儿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血磷、血钙代谢障碍导致的佝偻病有益,可预防人体各种粘膜及皮肤炎病。香菇中所含多糖可预防血管硬化,可降低人的血压,从香菇中还分离出降血清胆固醇的成分。香菇灰分中含有大量钾盐及其他矿质元素,被视为防止酸性食物中毒的理想食品。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中国历代医学家对香菇均有著名论述。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

【性味功用】

  甘,平。入肝经、胃经。主治正气衰弱,神倦乏力,纳呆,消化不良,贫血,佝偻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肝炎,神经炎,盗汗,小便不禁,水肿,麻疹透发不畅,荨麻疹,毒菇中毒,又可用于便秘、减肥等。防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97.5%,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

【相关论述】

香菇,起源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中国最早栽培香菇,已有800多年历史。香菇也是中国著名的药用菌。中国历代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用均有著述。香菇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

  香菇是中国著名的食用菌,被人们誉为“菇中皇后”,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不可多得的理想的保健食。香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香菇不仅是人们理想的美味佳肴,而且它的保健药用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古代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用曾有著述,《本草纲目》认为香菇“甘、平、无毒”,《医林篡要》认为香菇“甘、寒”,“可托痘毒”。现代医药学研究成果表明,香菇具有许多重要的医药保健功能。

1.防治肿瘤

  香菇含有多种有效药用组分,尤其是香菇多糖(LNT)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LNT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癌、鼻咽癌、直肠癌和乳腺癌等有抑制和防止术后微转移的效果,此作用是通过肌体免疫力而对癌细胞表现间接毒性,尤其适用于病后肌体康复。与其它抗肿瘤药物相比,LNT几乎无任何毒副作用,是已知最强免疫增强剂之一。

2.增强免疫力

  据研究,香菇多糖具有重要的免疫药理作用,可改善肌体代谢,增强免疫能力。

3.抗血栓

  研究发现,香菇腺嘌呤及香菇多糖均可促进胆固醇代谢而降低其在血清中的含量。香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维生素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功能。

4.健胃保肝

  香菇对治疗急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等有一定的疗效。香菇多糖及其培养液有护肝作用并增强排毒能力,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常食香菇,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脾胃虚弱、腹胀、四肢乏力、面黄体瘦等消化系统疾病。

5.预防佝偻病及贫血

  香菇含钙、铁量较高,并且含有麦角甾醇,因此现代中医认为香菇为补偿维生素D的药剂,可预防佝偻病,并治贫血。

6.其它功能

  香菇多糖及其衍生物对细菌、霉菌、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均有治疗作用。

【相关论文】

发表回复

商品购物车

0
image/svg+xml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继续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