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别名】
红缘拟层孔菌、红缘多孔菌、松生拟层孔菌、红缘树舌、红缘层孔、松生层孔、红带菌
【科属分类】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蘑菇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拟层孔菌属(Fomitopsis)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600-3800m的松、杉等针叶树腐木上,偶生于阔叶树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江苏、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成分药理】
国内外研究表明,该菌对小白鼠肉瘤S-180和艾氏癌的控制率分别为70%和80%。含以亚油酸为主及棕榈酸、油酸、22~26个碳原子的2-羟基酸、2,3-二羟基酸等长链脂肪酸、植物硝胺酸、β-D-葡聚糖、α-葡聚糖、半纤维素、α-纤维素、β-纤维素和γ-纤维素和果胶物质,还含有齿孔酸、去氢齿孔酸、草酸、麦角甾醇、羊毛甾醇、桦木醇、α-氨基丁酸、赖氨酸和纤维素酶等。该菌提取物有抗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血糖、调节人体免疫力作用,以及抗氧化和清除游离基的作用。日本民间用作解热强心药。
1.神经系统作用
红缘拟层孔菌具有抑制水肿、抗炎的作用。从红缘拟层孔菌中分离得到多种三萜类成分,并且研究表明其能够抑制COX-1和COX-2。
2.消化系统作用
红缘拟层孔菌多糖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增加小鼠脾脏、肝脏的重量,对CCL4中毒小鼠肝脏磺溴钛钠(BSP)的排泄功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因CC4L中毒引起的血清转氨酶(SGPT)升高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对CCL4所致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3.内分泌系统作用
红缘拟层孔菌子实体提取物和菌丝体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肾脏和视网膜醛糖还原酶活性和降低血液中三酰甘油、胆固醇和LDL胆固醇的水平,因此可用于抑制糖尿病并发症和糖尿病诱导的高脂血症。红缘拟层孔菌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胰腺受损所引起的糖尿病。红缘拟层孔菌菌丝体提取物能明显地抑制血糖浓度的升高和降低中性脂质水平。红缘拟层孔菌水提取物和碱提取物能明显地降低链唑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的作用。红缘拟层孔菌同灵芝、云芝相配伍使用,能够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和肝硬化。红缘拟层孔菌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脂肪积累,阻止和治疗肥胖症等。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红缘拟层孔菌具有抑菌活性。从红缘拟层孔菌中分离得到松苓酸A等5种甾醇对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红缘拟层孔菌的氯仿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镰刀菌和异孢镰刀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抗肿瘤作用
红缘拟层孔菌具有抗癌活性,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抑制率达51.2%。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明显地抑制Hela细胞和SMMC-7721细胞活性的作用。红缘拟层孔菌多糖主要通过激活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细胞,杀伤性T细胞的活性,而起到对肿瘤细胞攻击的作用。从红缘拟层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以(13)Glc为主链,并带有(16)Glc分支的葡聚糖,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抑制率达100%。但在体外对S180肿瘤细胞,病毒CBV3及HSV-I的细胞增殖过程无显著的抑制或促进效应。
6.其他作用
红缘拟层孔菌子实体的提取物能有效地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抑制肝脏细胞膜上的过氧化脂质的增加。
【性味功用】
性平,味微苦。归肝经、脾经、心经。无毒。抑制肿瘤,祛风除湿、抗菌、降血糖,解热强心,滋补强壮,补肺益肾,和胃健脾,安神定志,扶正培本。主治风湿痹痛,关节疼痛,下肢痿弱,脾肺气虚,胃失和降,心神不宁,热病消渴。《中国药用真菌》记载:“祛风除湿。治寒性较大腿病。”
参考资料: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2.李方.《黑石顶大型真菌图鉴》,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
3.陈康林 卯晓岚 黄明达.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科技出版社,2013
4.李玉 包海鹰. 《中国菌物药》,中原农业出版社,2020
参考文献:
- 张丽萍,苗春艳.红缘层孔菌多糖FP2的结构与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94
2.陈先晖,袁博,鞠秀云,蒋继宏.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红缘拟层孔菌总三萜工艺.《食品科学》,2010
3.孙雪,赵兴华,包海鹰.红缘拟层孔菌子实体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12
4.圣志存,郝利民,陶如玉等.红缘拟层孔菌发酵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14
5.包海鹰,,孙琦等.红缘拟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对小鼠免疫调节的研究.《菌物学报》,2015
【相关论文】